我国汽车生产有哪些卡脖子难题?怎么守护中国汽车产业链安全?

  • 发表于: 2023-02-01 16:43:01 来源:今日热点

回望过去一年,“产业链安全”绝对是2022年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:已经持续三年多的“缺芯”问题仍然困扰着诸多车企,有些车企甚至因此减产或延迟交付,除此之外,我国汽车产业在高精度元器件、高端基础材料、工业软件系统等领域也存在着薄弱环节,导致屡屡在关键技术方面被“卡脖子”。为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,构筑起汽车产业链安全的“护城河”,近年来,以东风公司为代表的许多中国汽车企业积极自研,攻关“卡脖子”技术,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整车企业的龙头作用,与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,共同促进供应链的安全可控。

挑战重重 全球产业链重构

以整车为核心,汽车产业链的上游是汽车零部件,下游是后市场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,全球汽车产业形成了庞大、复杂的配套体系,专业化分工和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,中国车企也因此充分享受着全球化的规模成本和效率红利。然而,近年来贸易摩擦、新冠疫情、自然灾害、地缘冲突等不可抗力风险的爆发,给已趋近成熟的全球汽车供应链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,汽车产业也因此遭受了超乎想象的损失。

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(OICA)的统计,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响,2020年全球49个国家总计生产汽车7762.16万辆,同比下降15.79%,产销量数据与2011年相当,一年之间倒退了将近10年;2021年,全球汽车芯片出现严重短缺,这导致了2021年全球汽车总产量仅为8015万辆,虽然比上一年略有增长,但与2019年相比下降幅度仍然达到了13%;2022年,上海等地疫情再度爆发,由于上海聚集着超过半数的全球零部件巨头的总部及其部分工厂,导致了全球汽车产业链再次随之受到震动,大发、三菱、本田和马自达日本工厂等也均因此被迫停产。

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国市场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。据悉,至今仍有中国车企因个别零部件的供应和成本问题,导致部分车型无法生产、订单无法交付、新车推迟发布,甚至存在违约破产的可能。更进一步来看,在核心部件短缺和成本压力下,中国汽车产业如果长时间无法完成供应任务和交付需求,还可能会面临产能转移的风险。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,加快构建韧性强、安全性高的汽车产业链成为了我国汽车业的当务之急。